中国福彩网

图片
长者助手 长者助手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 关怀版>>政府要闻
政府要闻 返回首页

珠西物流园至龙口青文村接驳路正式建成通车

  • 发布机构:鹤山市融媒体中心、龙口镇
  • 发布日期:2025-01-03 11:41:39
  • [打印]
  • [ 字体: ]

  在辞旧迎新之际,12月30日,鹤山市龙口镇青文村的村民迎来了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他们期盼已久的接驳珠西物流园的主村道建成通车,这是建筑企业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成果,成为青文村由农村经济跨向城郊经济的崭新起点。

图片

  当天上午,龙口镇在青文大道至物流园接驳路上举行通车仪式,鹤山市领导陈文、刘德贤、储涂应等出席了活动。珠西物流管委会、龙口镇领导班子成员、青文村“两委”干部、龙口镇商会企业代表、村民代表参加了活动。

  现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醒狮翻腾起舞,青文村接驳珠西物流园的主村道正式通车。嘉宾和村民们开着小轿车、摩托车,井然有序地“开”在道路上,也有村民一家老小挥舞着小红旗结伴行走在村道上。大家欢欣鼓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民 陈晓华:这条路打通后,我们很高兴,出门买东西、小孩上学都很方便,去往城区更加高效快捷了。而且不少村民都是到物流园区上班的,通勤时间大大缩短了。同时也可以提高村内闲置农房的出租率,增加村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青文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也是第二批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培育村庄,与沙坪城区相邻,与热闹沸腾的珠西物流中心隔山相望,却因交通不便而未能直接连通。村民们翘首以盼,希望能有一条直通物流园的道路。如今,青文大道的升级改造工程顺利竣工,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出行难题,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

  工程项目包括四部分:一是修建青文大道至物流园接驳路;二是青文珠江村接驳物流园的泥土路硬底化改造;三是修建惠民桥;四是投资青文大道全线沥青化和安全化改造项目,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

  打通接驳路,党群同向发力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珠西物流中心发展迅速,物流产业工人高达3万人,他们期盼就近到青文村租房安居,青文村民也期望到物流中心工作,而交通需要绕行,相当不便。

  今年8月份,事情迎来了转机。在青文村出行难纳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收集的典型村急难愁盼问题后,市、镇两级高度重视,迅速对接珠西物流管委会协调重点建筑企业参与援建,组织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用地问题,于9月份启动青文大道至物流园接驳工程。该项目全长420米,宽8米,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顺利建成通车,改变了该村无主村道直通物流园的历史。

  青文珠江村至物流中心有一段300米泥土路,原来道路凹凸不平,十分难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该路的真实写照。龙口镇政府和青文村委会于今年10月份发动珠江村民小组筹资超36万元进行硬底化改造。改造后,极大缩短了村民至沙坪城区的时间,也打通了物流园区与青文村的生活通道,为乡村振兴解脱了桎梏,推动村民利用人文民俗景观增收,进一步提升珠江村花语小径的美丽经济效益。

  修建惠民桥,村企双向奔赴的崭新气象

  开展村企联建,打造互促共荣、抱团发展的新型共同体,是青文村加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战略落地落实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青文村通过招商引资招引嘉诚国际物流、佳誉塑品、畅达食品、伟文家具等企业进驻,并加强与邦丽化工、德柏纸袋、鑫权文具等村企结对企业的联系沟通,开启了“村企一对一合作”新模式。获悉青文村接驳城区的涵洞桥缺乏资金的情况后,鹤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与企业积极响应,迅速捐款35万元,加快了涵洞桥项目顺利推进。

  铺设沥青路,乡村颜值提升的美丽变迁

  青文村是中共鹤山最早的县委机关所在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也是广东最早最长的红旗渠——南北渠最美渠段所在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青文村还盛产反季节蔬菜及薯类作物、优质桂花鱼、纯种瘦肉型猪等农副产品.为结合当地特色打造精品农文旅观光线路助推乡村振兴,龙口镇积极争取多方支持,筹资300多万元升级改造村主干道,提升村庄颜值,将原本灰暗残旧的长达1800米的青文大道和长达900米的珠江村道改造成崭新发亮的沥青路,主村道成为一道耀眼的乡村风景线,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青文村还在村道边安装太阳能路灯,沿主干道的小溪边安装千米长护栏,还进行绿化提升,种植3000多棵荔枝和龙船花。

  该路段升级改造后,不仅提升了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还更加方便游客前往地标打卡点游玩,方便村民出租民房,将为青文村的民宿业和旅游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群众称赞这是一条民心路、幸福路、致富路,更是希望路。

责任编辑:黄俊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