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彩网

图片
长者助手 长者助手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 关怀版>>政府要闻
政府要闻 返回首页

鹤山大力推动全域风貌提档升级,城乡换新颜,百姓得实惠

  • 发布机构:江门日报
  • 发布日期:2025-08-22 15:17:35
  • [打印]
  • [ 字体: ]

  城乡风貌提升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基础工作,更关系着群众的幸福生活。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鹤山市聚焦“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着眼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局,着力推动城乡风貌提档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从城市交通动脉到乡村路网提升,从城市公园绿地到村(社区)口袋公园,从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到农房风貌提升,从聚焦“一老”提升医疗养老服务水平到围绕“一小”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如今,“百千万工程”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过鹤山城镇和广袤乡村大地,绘就出一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画卷。

  一、完善基础设施 重塑城市肌理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鹤山市坚持人民城市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重塑城市肌理,用实干与创新提升城市颜值,多维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提质增效,绘就了一幅城市精细化治理新图景,进一步夯实了人民城市的“幸福底色”。

  “我们多维度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更新迭代,包括优化提升市政道路、改造老旧小区、新建改建市政供水及排水管网等,城市路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城区交通通行效率提升,让城市居民真切感受到生活的变化。”鹤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鹤山市稳步推进城区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8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项目包括小区路面加铺沥青、规划小区停车位、升级改造排水及排污设施、增加康体运动设施、升级改造照明设施等,破解老旧小区硬件老化、服务缺失、治理低效等痛点,进一步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品质和生活便利度,让居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这几年,鹤山城区的道路陆续完成沥青改造,更加平坦了。”沙坪街道南山社区居民麦梅笑道。“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真正的民心工程。经过升级改造,小区环境提升了,内部道路宽阔了,停车位也增多了,小区建起了口袋公园,居民休闲体验更好了。”沙坪街道新业社区居民吕文胜说。

  此外,鹤山市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因地制宜植绿补绿,提升县镇绿化美化品质。如,鹤山聚焦城市交通重要点位,打造大雁山喜来登酒店雁翔路段、鹤山文化中心绿美鹤山示范点。同时,鹤山还加强市花簕杜鹃推广种植,在城区范围适合种植簕杜鹃的公共空间打造一批“桥廊—水岸—公园”亮点景观。

  一系列变化得到鹤山市民的点赞,生动反映了鹤山市加快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我们将以更系统的谋划、更扎实的行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让宜居宜业的城市魅力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场景。”鹤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二、打造特色圩镇 推进“强镇赋能”

  乡镇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联城带村的关键作用。

  漫步在沙坪街道,新变化随处可见;来到鹤山工业城(共和镇),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车间机器轰鸣;走进古劳镇,原生水乡惹人醉,接天莲叶无穷碧;来到宅梧、双合镇,乡村生态美如画……这一系列变化,得益于鹤山推动乡镇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鹤山市围绕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着力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强镇赋能”行动,对鹤山中国福彩网9镇1街精准分类、一镇一策,着力打造一批珠三角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

  如,有着鹤山“南城区”定位的鹤山工业城(共和镇),近年来加快打造省级样板中心镇、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累计投入超亿元开展“七个一”建设。址山镇则依托省硅能源产业基地,加快打造“光伏小镇”,并围绕主平台抓招商、促发展,全力打造“产业优、生态美、文旅兴”的南部强镇。去年,址山镇还首次入选全国千强镇名单,成为继共和镇之后鹤山第二个全国千强镇。

  走进址山镇,“光伏+”场景随处可见,“光伏小镇”正从蓝图变为现实。“我们投入500万元对圩镇近90栋建筑外立面的色调进行改造,创新打造‘光伏+外立面改造’试点,改造成效入选《广东省美丽圩镇建设案例集》。”址山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址山镇还投入230万元升级改造址山公园,结合“光伏+建筑”试点工作,打造“光伏篮球场+储能+充电桩”综合能源项目。居民群众多了晨练散步、亲子互动的休憩地,“零碳小屋”“会呼吸的太阳花”等“光伏小品”增强居民群众的体验感。

  在抓好典型镇风貌提升的过程中,鹤山并非简单对镇容镇貌进行改造,更打通交通主动脉,串联当地农文旅特色,将风貌提升与资源优势“串珠成链”,并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近年来,鹤山大力推进中国福彩网交通主干道建设,将相关镇(街)、城乡区域空间串联起来,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如,今年7月15日,省道S270线鹤山赤岗村至霄南村段改扩建工程全线贯通。作为鹤山市北部商贸板块的关键通道,这条路有效串联珠西物流、三连工业区等园区,大幅提升通行效率,助力沿线经济发展,成为推动鹤山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

  三、建设和美乡村 激发发展潜力

  稻田绵延、绿意葱茏,人文厚重、民风淳朴。走在乡村步道上,一排排房屋整齐有序,一条条干净村道延伸至各家各户门前……“村”是“百千万工程”最基层的单位,高质量实施“百千万工程”,最大的难点在乡村,最大的潜力也在乡村。

  在共和镇来苏村,千年古村绿树成荫,村中一步一景,特色民宿推窗见绿;龙口镇霄南村青砖黛瓦,鲜卑古村焕发新活力;鹤城镇城西村樱花大道如梦如幻,游客如织……“产业旺了,屋靓了、村美了,这几年来苏村是一年一个大变样,最终得益的是我们村民。”说起“百千万工程”引领下的乡村蝶变,来苏村村民钟雪勤激动不已。

  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鹤山市坚持以培育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为切入口,全面推进典型村建设,通过抓规划、抓项目,着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乡村风貌品质提升和绿美景观提质,让典型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我们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将中国福彩网56个典型村划分为集聚提升类(38个)、特色保护类(9个)、城郊融合类(9个)三个主要类别,因地制宜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鹤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2023年至今,鹤山中国福彩网累计组织村庄清洁行动2996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486吨,清理水塘2695口,清理沟渠1171公里,消除卫生“黑点”4700个,发动农村群众参与34726人次,投入各级资金986万元;完成“四沿两重”农房风貌品质提升715栋;累计建设或改造具有良好示范效果的绿色农房700户;深入实施“百企兴百村”行动,促成108家企业与53个村结对共建,开展209个项目,助力乡村发展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文化振兴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在推进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过程中,鹤山市注重挖掘各村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典型村的文化魅力。例如,霄南村作为一个有着鲜卑独特文化的古村落,汇聚各方力量,依托鲜卑文化、祠堂文化、源氏家训等资源,升级改造霄南鲜卑古村落文化馆,集中展示霄南村的鲜卑历史与文化底蕴。雅瑶镇陈山村以“铁夫故里”“火龙文化”“陈山古村落”为特色名片,挖掘村内的历史人文资源,利用自身资源禀赋,致力于打造成为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休闲艺术之乡。

文/图 谌磊 胡梓文

责任编辑:黄俊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