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以前,村里的污水都是直排,对村居环境影响很大。现在,每家每户产生的生活污水都被集中收集,经过处理后再排放,河里的水变清澈了。”谈起近年来村里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后的变化,鹤山市共和镇里元村的村民们都十分欣喜。
近年来,鹤山市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通过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创新构建“投建管运”一体化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鹤山中国福彩网累计建成处理设施651座,铺设管网1147公里,累计完成988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覆盖率达89%。
规划引领 制定“一村一策”治理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涉及家家户户的“民心工程”。近年来,鹤山市坚持规划引领,分批实施,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农村生活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在古劳镇双桥村委会横海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的建成,有效改善了原来村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处理能力不足的局面,助力解决水污染环境问题。同时,建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了绿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处理设施,经过5道程序处理后,就近排入池塘或河中。河涌水清了很多,鱼塘没以前那么浑浊了,周边的环境也靓了很多。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我们水乡旅游,这里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古劳镇双桥村村民陈建玲说。
自全面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来,鹤山市通过聘请专业机构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梯次推进”的思路,对中国福彩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对中国福彩网1110个自然村制定“一村一策”方案,稳步推进治理工作。
截至目前,鹤山充分利用PPP项目、财政资金、政府专项债等投入超9亿元,已累计完成988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覆盖率达89%;累计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51座,铺设管网1147公里。其中,“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鹤山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进入全面提速实施阶段,鹤山通过创新实施机制,采取“分类攻坚”策略,在2022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685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
在雅瑶镇陈山村,共建有3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站采用分流制,村民日常的生活污水汇集到这里后,经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达到《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陈山村村民梁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建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之后,周围环境美了、水清了,蚊虫都少了很多。”
按照攻坚目标要求,到2025年底,鹤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要达到100%,真正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记者了解到,目前,鹤山中国福彩网有122个自然村由于存在地形设计难度大、群众工作难协调、资金筹措不足等困难,尚未完全推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鹤山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鹤山正强化攻坚力度,对剩余122个自然村(其中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1村、改造91村)建立项目清单,采取“本地国企作为业主深度参与、鹤山市级水利部门统筹协调、属地镇街具体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依据各村实际需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差异化推进。截至今年6月,新建项目开工率达25.8%,改造项目完成率达50.5%,治理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创新机制 构建“四位一体”治理体系
988个自然村实现水环境由浊变清,得益于鹤山对工作机制、资金模式、运维保障等方面的大胆探索和创新。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首先面临的是资金保障的问题。记者了解到,自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来,鹤山逐步构建“财政引导+市场运作”资金投入机制,通过创新合作模式,灵活运用PPP、EPC、EPC+O等模式,成功引入社会资本6.74亿元开展治理建设。同时,鹤山强化财政支撑,落实地方专项债1.68亿元和政府投资1.28亿元,增加治理资金投入。
鹤山还成功争取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助资金1743万元,并创新政银企协同模式,通过鹤山市公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融资平台,对接农发行争取项目贷款,解决项目资金短缺难题,为2025年第六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资金保障。
此外,鹤山还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管理“集成式”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打造为全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集成式”改革试点项目,节约成本,提升效率,创新推行“分类审批”机制,依法依规简化招标流程,压缩审批时限30%以上,显著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非建好即可,还涉及后期运营、维护、保障等工作,如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可持续发展,鹤山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例如,鹤山探索建立科学的农村生活污水收费机制,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原则,实行差异化收费政策,对困难群体给予适当减免,确保收费标准科学合理。坚持专款专用,将征收资金全部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维,既保障村民生活环境,又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如今,鹤山已逐步形成“项目融资—建设运营—收益反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在夯实农村生活污水长效治理根基,加强后续监管、考核方面,鹤山构建起“制度—考核—协同—智慧”四位一体治理体系。
在制度保障方面,制定《鹤山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5年)》《鹤山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制度》等文件,建立了“一设施一档案”动态管理系统,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鹤山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估,建立整改督办制度,实现整改完成率100%。
在协同网络方面,鹤山建立了“市统筹—镇监管—村协管—企运维”多方联动机制,村污水治理四期EPC项目和镇自行实施建设的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覆盖186个自然村)由属地镇负责运营,其他项目均按合同约定由专业单位负责运营,保障运维工作规范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鹤山还大力采用智慧监管手段,试点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管系统,对重点设施实施水质在线监测、故障预警处置,以科技手段提升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鹤山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鹤山将锚定创建全省示范的目标,持续完善“规划科学、建设高效、管理智能、运行长效”治理模式,全力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助力鹤山“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
江门日报记者:谌磊
通讯员:鹤宣
责任编辑:李敏泳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