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狠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线,推动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工农互促,巧用五大“法宝”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共和模式”。
“固本强基”
锻造组织振兴“主心骨”
共和镇党群服务中心
坚持大抓基层,抓好抓实村级党组织建设,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做强基层党建。抓组织建设、队伍管理和党建品牌,基层党建多点开花。鹤山工业城非公企业党委获评全省“两新”党建示范点,共和镇先后获评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和江门市基层党建示范镇,来苏、铁岗、共兴获评江门市基层党建示范村(社区)。其中,来苏村还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育强头雁队伍。坚持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连续举办三届头雁擂台比武活动,配套100多万元绩效奖金,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大凹、来苏村党组织书记分别获得鹤山市2021年度、2020年度优秀头雁比武一等奖。
建强党建阵地。投入10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共和镇党群服务中心获评江门市镇(街)十佳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共和大舞台等多个品牌活动,年度开展活动120多场,服务群众超3万人次。
“重农固本”
夯实产业振兴“压舱石”
大凹瓜菜基地
坚持分类推进、重点突破、整体跃升,不断培育壮大农村产业。
兴农大手笔,建好“田园子”。投入1.5亿元扩宽加固整治河流,投入3000多万元畅通农业路网,建成3500亩高标准农田,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242亩,夯实硬件基础。
特色大农业,提稳“菜篮子”。持续擦亮共和“三瓜两豆一葛”品牌效应,平均销售价格增长30%,村民增收致富。平汉村天润万和蔬菜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工业反哺农业,广明源公司研发植物工厂系统,瑞星公司创新烘干技术,改善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销量。
富民大项目,充实“钱袋子”。依托工业城有利条件,挖潜提质。来苏村成功引入高端民宿和“山水人家”等文旅项目,南坑村引入高端餐饮。60%以上的村(社区)集体收入超50万元,其中铁岗社区达500万元。
“智慧共治”
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
积极探索“智慧治理”,推动基层治理向现代精细化治理转变。
入网入格,串起乡村治理“千条线”。推行网格管理新模式,科学划分智慧网格28个,建立“双统筹”制度,实行分级分层网格化管理。在本土疫情中网格员闻令而动、快速反应,有效防范疫情外溢风险。2022年铁岗社区入选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共治共建,画好基层协商“同心圆”。探索基层治理的新模式,铁岗社区建立“红色议事堂”平台,共兴社区设立居民议事会试点,大凹、来苏推广积分制管理,共商共议身边大小事。
智慧入园,描出精细管理“大网格”。推进治理手段智能化,投入500多万元建设5G智慧园区平台第一期,打造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让农村疫情防控、宅基地、出租屋等管理更加精准科学。
“靶向施策”
打出宜居宜业“组合拳”
聚焦补齐农村短板,全面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带动全域振兴。
聚焦人居环境,突出“生态美”。投入1.5亿元开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点和“四小园”建设等工作,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2021年来苏村入选“广东十大美丽乡村”。
聚焦基础配套,突出“生产兴”。投入31亿元建设圩镇基础设施,建成万达嘉华酒店、海港城酒店等一批配套项目,圩镇面貌焕然一新。
聚焦公共事业,突出“生活优”。投入1.6亿元新建学校,投入8000多万元新建养老服务中心,投入300多万元建成共和与大泽供水互通工程,投入130万元建成生态公园公共充电站,城镇品质提档升级。
“培根铸魂”
淬炼文化振兴“内核心”
共和镇儿童图书馆
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乡风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以乡风文明引领振兴。
打造“一处”红色教育基地。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多方收集历史资料,建成大凹红色教育基地,集中展示大凹红色历史以及党建引领下大凹乡村振兴史。以红色历史活化串珠成链,打造共和东部红色文旅新路线。
挖掘“一批”传统文化资源。历时三年整理共和镇历史文化资源,编撰《共和风物》。组建来苏少年醒狮队、铁岗曲艺社、来苏女子快板队等本地特色文艺队伍。大凹关帝庙被列入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来苏钟氏家规家训纪录片入选省“南粤清风网”,传承经验全省推广。
延伸“一片”公共阅读空间。打造从镇到村全覆盖的公共阅读空间,建成鹤山首个镇级儿童图书馆。来苏村农家书屋获评全国示范农家书屋,钟直均获评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
责任编辑:胡妙芳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