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2021年到期复核通过企业名单的通告》,鹤山18家企业上榜,其中17家企业新晋2024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企业通过三年期满复核,新增数量在江门排名第一。
近年来,鹤山市积极响应国家、省、江门市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和部署,多举措构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新格局成果显著。一批批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涌现,不仅彰显了鹤山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更彰显了鹤山深厚的工业底蕴和创新活力。数据证明,鹤山不仅有着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深厚土壤,同时也有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今年的鹤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用,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和奖励制度。同时,鹤山还将坚定不移培育优质企业梯队,争取实现今年再培育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的目标。
厚植创新土壤,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近年来,鹤山市坚定走好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全力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特别是过去一年来,鹤山坚持创新引领,县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数据显示,2024年,鹤山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2.32%,排名江门第二。截至目前,鹤山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存量分别达334家、235家,规上高新企业占比达75%。
过去一年,鹤山还积极推进与华南理工大学、省科学院合作共建项目77项,共建创新平台36个;新增江门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新增国家级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1家。今年,鹤山将继续深化政产学研机制,加快与华南理工大学、省科学院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力争全年新增博士后科研平台、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不少于7个。
近年来,鹤山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去年,鹤山共推动超1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100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9.5亿元,同比增长13.3%;鹤山共有9家企业入榜省制造业500强。去年,鹤山有2家企业在江门“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一等奖,广明源公司协同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工大学获科技部项目资助2000万元。
“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用,力争全年新增5家以上省、市级科创平台。今年,鹤山还将继续推动10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1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技术改造投资超60亿元。加大对隆基绿能、信义玻璃等制造业大型骨干企业的‘贴身’服务,壮大产值10亿元级企业群规模。”鹤山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去年,鹤山中国福彩网新增高技能人才1350人、高层次人才225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鹤山1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实现了零的突破。
今年的鹤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对建好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出更高目标,提出要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加强国家及省级重大人才工程引进培养力度。一是实施“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力争全年新增产业工程师140人以上。二是实施鹤山职教园区“匠才”培养计划,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工作,力争全年新增技能人才2500人以上。三是推进人才安居工程,提升镇(街)“人才强基”工程;力争全年新增“十四五”人才队伍各类人才840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75人以上。
坚持梯度培育,壮大本土专精特新企业
近年来,鹤山坚持以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用心培育优质企业取得显著成效,不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1月20日召开的2025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鹤山市作为唯一受邀发言的县级市代表,分享了其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面的工作经验和显著成果。
近年来,鹤山市坚持打造珠三角最优营商环境县(市),强化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优化产业生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2024年,鹤山市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截至目前,鹤山市已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9家,较2021年增长42倍。此外,2022-2024年,鹤山保持着每年新增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势头,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6家,在江门排名第一。
记者了解到,目前,鹤山存续的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是广东华鳌合金、鹤山市厚积工程机械、广东欣龙隧道装备、鹤山市嘉米基光电、雅图高新材料、广东瑞星新能源,它们个个“身怀绝技”,在各自领域里“一枝独秀”,其中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近年来,我们着力推动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效衔接,争取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积极打造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创新型企业集群。”鹤山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政策支持层面,鹤山坚持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奖励办法》等文件,为企业创新人才、团队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有效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此外,鹤山坚持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支持企业做精、做优、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强化链式招商,培育壮大更多本土专精特新企业。”鹤山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鹤山市将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擦亮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金字招牌”,培育更多优质企业,厚植产业发展根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强化创新引领,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和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综观鹤山市专精特新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不少成长起来的专精特新企业,凭借创新驱动,逐步在行业细分领域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
一直以来,鹤山十分注重激发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特别是集中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开展技术攻关,破解了一系列“卡脖子”问题。
鹤山市厚积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厚积重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22年10月,厚积重工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走进厚积重工的生产车间,不时能看到销售人员带着客户过来参观、挑选产品。厚积重工成立于2015年,是鹤山工程装备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一直以来,厚积重工聚焦绿色再制造旋挖钻机、智能全自动遥控灌桩机等新产品的研发制造,牵头制定《旋挖钻机再制造通用技术规范》等国家团体标准,是国内该领域的首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1.24%,稳居国内行业前三。截至目前,厚积重工拥有23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
“随着自主研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厚积的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厚积重工董事长王永海透露,凭借特有的机械技术和先进的运维理念,厚积重工成为中国中车、中联重科、三一重机、徐工基础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旧设备再造升级方面,我们以自有核心技术,降低设备改造成本,提升技术水平,再造设备的技术性能可以与新型机媲美甚至实现超越。”王永海说。
在鹤山,与厚积重工一样注重创新的企业不在少数。位于鹤山工业城的广东欣龙隧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龙隧道装备”)也是行业里的佼佼者,企业同样成立于2015年,并于2023年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据了解,欣龙隧道装备是一家在鹤山快速成长起来的工程装备再制造企业。欣龙隧道装备虽然“年轻”,但在盾构物资、盾构装备研发、设计与制造及再制造等领域有不俗的实力。经过近十年发展,其盾构机再制造产品被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再制造产品(第九批)名录,成立的隧道掘进机检验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
厚积重工、欣龙隧道装备的“崛起”,正是鹤山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推动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未来,随着鹤山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的稳步推进,这片创新的沃土上必将孕育培养出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文: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责任编辑:黄俊亮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