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鹤山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理念为指引,紧紧围绕实施“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认真落实2024年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打造法治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现将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打造规范化法治监管队伍。一是扎实开展执法能力提升。开展《公司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新修订法律宣贯培训13期;开展青苗班“基本功学堂”——执法情景模拟活动;选派业务骨干参与第三届广东省市场监管系统法律知识竞赛,在江门笔试选拔赛中获得工商行政卷第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考试参与率和优秀率均达100%。二是持续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市场监管所建设。在古劳所获评国家五星级市场监管所的基础上,鹤城所、宅梧所再获评广东省“四星所”(全省91家,江门7家)荣誉称号。永安所、桃源所获评江门市“三星所”(江门12家)荣誉称号。三是积极参加“侨都杯”改革创新工作擂台活动。参赛作品《一网“兜”民生,走出食安“新步调”》获得江门赛区三等奖。四是落实公职律师制度。鼓励干部参加司法考试,不断壮大公职律师队伍,现有公职律师1人,申报中1人。
(二)营造利企利民营商环境。一是优化市场准入环境。颁发注册地在江海区的江门市首张跨区办营业执照,实现企业开办线上无障碍“全程网办”、线下无差异“全城通办”。成功办理江门市首宗使用香港地区电子化流转的简化版公证文书的营业执照变更登记业务,深化与香港地区的互联互通。二是推动质量强市建设。雅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成功通过第八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资格审查(江门市共10家)。帮扶相关社会团体和企业制定和发布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5项。首次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发布糕点饼干用预拌粉、非即食燕窝、酵母加工制品等三类食品生产许可审查方案。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立鹤山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提供知识产权咨询、信息检索分析、维权援助、纠纷调解等公共服务。
(三)维护市场安全稳定向好。一是食品安全保障有力。抽检覆盖率达6.4批次/千人,完成食品抽检1337批次,合格率97.08%。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29422批次,合格率为98.59%,销毁不合格食用农产品573.856kg。二是药品安全持续平稳。开展药械专项检查,检查相关企业690家次,发现问题47家次,整改完成率100%。抽检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共100批次,不合格2批次,已完成核查处置。三是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持续加强。开展抽查31批次,发现不合格1批次,后处理率100%。开展电动自行车、儿童和学生用品、燃气“灶、管、阀”等重点产品专项整治,查办相关案件18宗。四是特种设备安全管控有力。开展燃气安全、租赁叉车安全、经营性自建房电梯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特种设备相关单位680家次、特种设备1360台(套),发出监察指令书93份。今年,中国福彩网市场安全稳定向好,市场监管领域未发生安全事故。
(四)打造公平法治竞争环境。一是公平竞争政策深入实施。全面梳理和排查2023年以来涉市场经济活动政策措施,废止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问题存量文件4份。二是事中事后监管有效。推进“死户”清理工作,吊销长期停业相关企业68户。牵头制定2024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202个,其中跨部门联合抽查任务101个,占任务总数50%。持续推进异常名录工作,完成信用修复1731宗。三是行政执法有力。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出稽守护五邑”行动,持续推进市场监管重点领域执法工作,查办各类违法案件485宗,移送公安案件14宗。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落实“首违不罚”和《江门市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第二版)》,作出不予处罚、从轻减轻处罚、警告处罚350宗,柔性执法占比72.16%。四是消费环境建设持续向好。培育放心消费承诺单位152家、线下无理由承诺店15家、在线纠纷解决(ODR)企业6家。处理投诉举报咨询事项356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8.05万元。
(五)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组织19人参加执法证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修订完善《鹤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法制审核程序规定》,及时公示行政执法结果,公示行政检查502宗,行政处罚287宗,行政许可18104宗。二是加强自我监督。开展涉企乱罚款专项整治,强化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和案卷评查,加强没收物品管理和监督,全面应用市场监管总局执法办案系统,为行政执法加筑多道安全屏障。三是自觉接受外部监督。认真落实司法建议并及时回复。支持行政复议诉讼纠错机制,办理复议8宗,诉讼3宗,积极配合调查、调解工作,化解实质行政争议,目前尚未有败诉案件。
(六)营造全民学法守法氛围。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积极组织“3·15”“知识产权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通过“南方+”等线上媒体发布消费避坑指南;开展知识产权专题讲座,科普商标注册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邀请专家解读《江门市农业品牌培育奖励办法》、“湾区认证”相关政策;向市民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及小礼品,接受现场咨询;开展食品安全大讲堂、参观食品快检车、食品安全互动游戏等活动。我局不断增强诚信和法治宣传,促进全民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局主要负责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市场监管法治工作的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要求,将法治建设纳入市场监管年度工作计划。带头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加强《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家讲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市场监管干部综合素质暨法治能力提升班等专题活动,建立依法监管的法治思维,树立重视法治素养的用人导向。落实领导班子定期学法、重大决策前专题学法等制度,参加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13次,召开重大案件集体讨论27次,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困难问题。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出庭2宗,出庭应诉率100%。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市场监管执法横跨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特种设备监管、广告、价格等多个领域,行政执法事项及投诉举报量大面广,基层监管所的执法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综合业务能力才能应对日常工作。专业知识不全面、经验欠缺等不足未能满足当前市场监管形势,监管人员综合履职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市场监管部分事权下放镇街实施后,对同一市场主体有时会出现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的现象,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一定程度上影响营商环境。
三是在执法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并不具有主观故意,是由于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导致,企业的普法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继续推进行风建设、涉企“三乱两多”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用活用好“通识教育”工程,强化市场监管重点领域的业务培训,培养综合型业务人才。对标对表“五星所”规范要求,建立领导定点帮扶机制,持续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基层市场监管所建设。
(二)推动综合监管,减少检查干扰。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推行服务型执法的指导意见》,统筹推动落实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融合监管、“综合查一次”跨部门综合监管等新型监管机制,扩大部门联合抽查范围,合并检查事项,减少检查频次,实现政府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
(三)加强普法服务,推动企业自律。把预防违法行为发生、服务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作为法治监管的重要任务,更好运用普法教育、行政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纠偏扶正、防微杜渐。在个案中深入研判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对同类企业进行提醒、预警、敦促。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