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门市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全力推动疫情防控集中攻坚行动,不少市民可能不清楚,不清除积水、拒绝隔离、不配合消杀等行为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广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每个市民都要清楚:做好防控不是“选答题”,而是咱们该尽的义务和责任,多注意细节,就能避免踩法律红线啦!
一、认知篇:基孔肯雅热是什么?法律如何定性?
(一)基孔肯雅热有哪些危害?传播途径是什么?
这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埃及伊蚊、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典型症状为发热、关节剧痛、皮疹,部分患者关节痛可持续数月,儿童更易出现高热和广泛皮疹。虽多数愈后良好,但可能引发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法律将其列为哪类传染病?防控有何特殊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该病被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若出现本地病例聚集性发生,可定性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授权政府采取应急防控措施。
二、责任篇:市民在防控中需履行哪些法定义务?
(一)不参与清积水、防蚊、灭蚊等防治工作有可能会被处罚吗?
答:会的,《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完善防鼠、防蝇、防蚊、防蟑螂设施,及时清除积水、垃圾,密封粪池并定期清理,消除病媒生物及其孳生条件,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因此不管是自家阳台的花盆托盘、空调滴水,还是单位(包括学校教室、操场)的排水沟、树洞积水,让“花斑蚊”有机会产卵,就是没尽到防控义务哦!
贴心提示:市民需做好日常清理工作:每日检查并清空花盆托盘、空调冷凝水、废弃瓶罐、轮胎等积水容器,避免“积水超3天,蚊虫产卵生”;每周清理隐蔽角落(比如阳台死角、绿化带小水洼),家里装纱窗、纱门,孩子睡觉用蚊帐;
法律后果:要是查到你家或负责区域有积水孳生蚊子幼虫,工作人员会先提醒整改,要是逾期没处理,可能会面临50-100 元罚款;单位(像学校、商店)没做好,可能罚500-1000元,大家多注意啦。
(二)出现症状不就医、瞒行程,要承担法律责任,是真的吗?
答:是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因此,基孔肯雅热患者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安排进行防蚊隔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防蚊隔离是阻断“人-蚊-人”传播链的核心措施。诊疗方案和防控指南都着重强调,病毒血症期(起病7天内)的患者原则上须住院并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直至体温自然下降至正常超过24小时后,或者经检验病毒核酸转阴后,方可解除隔离。因此自己或家人(尤其是孩子)发烧、关节疼,还去过有疫情的地方,千万别想着 “扛一扛”“瞒一瞒”——这不仅可能耽误治疗,还可能传染给身边人,更是违反法律的哦!
贴心提示:如果发现自己可能被传染了基孔肯雅热,应立刻到医院就诊,也应当及时报告并根据医务人员的指导,采取居家防蚊隔离或者到医院进行防蚊隔离和对症治疗。
法律后果:要是因为隐瞒行程或症状导致病毒传播,可能要赔偿别人的医疗费等损失;情节严重的话,还会被治安拘留;要是造成疫情扩散,甚至可能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负刑事责任,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三)公共场所未按规定配备防蚊设施或自行停止使用防蚊设施的,可能面临什么处罚?
答:《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第四项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未按照规定配备预防控制鼠、蚊、蝇、蟑螂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设施设备以及废弃物存放专用设施设备,或者擅自停止使用、拆除预防控制鼠、蚊、蝇、蟑螂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设施设备以及废弃物存放专用设施设备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拒绝监督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三、行动篇:基孔肯雅热,你我如何做好防护?
基孔肯雅热怕“无积水”,更怕“人人守责”!齐齐从身边小事做起,就能一起挡住病毒。
对自己:出门穿长袖、涂驱蚊液,尽量少在上午7-9点、下午4-6点蚊子活跃时段长时间待在户外;睡觉用蚊帐;要是被蚊子叮了,别抓挠,用肥皂水清洗一下,能缓解痒痛;积极参与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组织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对家庭:
(一)每天花几分钟检查家里的积水,比如花盆托盘、卫生间地面、废旧水桶,发现积水及时清掉;
(二)经常清疏下水道、沟渠,平整洼地,清除室内外积水,控制蚊虫孳生;
(三)垃圾等易招引、孳生苍蝇的物质应当有容器装载并加盖,日产日清;
(四)管好人和禽、畜粪便,粪池、粪缸应当严密封盖,住宅区栽种花木不得施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
(五)完善防蚊、防蝇、防鼠设施,堵鼠洞,填缝补隙以防蟑螂藏匿孳生;
特殊提醒:孕妇、老人、小宝宝体质比较弱,防蚊要更细心。孕妇可以选物理防蚊(蚊帐、纱窗),避免用驱蚊液;老人和小宝宝要是被蚊子叮了,出现发烧、精神差,要第一时间去医院。
记住:清的是积水,防的是病毒,守的是法律红线,担的是义务责任!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多上点心、多出一份力,就能挡住“花斑蚊”,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生活更安心。
附件:
相关稿件: